中国山东网2月9日讯 (记者 周玉森)“山东作为工业大省,要想实现‘中国制造2025’纲领目标,必须在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大做文章,补齐工业短板。”8日上午,山东省人大代表、联泓集团董事长郑月明在山东省“两会”上接受中国山东网记者采访时表示,山东省应该尽快建立起新材料产业的协同创新体系,培育领军企业,推动全省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今年山东省“两会”上,郭树清省长在《省政府工作报告》关于工业结构优化中首先提到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山东行动纲要,郑月明提到的新材料领域,正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“中国制造2025”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。有资料显示,新材料行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,市场潜力大,预计到“十三五”末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。目前我国新材料的整体自给率仅约为65%,个别产品国内自给率不到10%,特别是位于合成材料“金字塔”顶端的高端产品少。
“山东也面临这些问题,与南方工业发达地区比,我们的新材料产业还存在着创新体系不够完善,技术成果转化率低;研发投入不足,创新能力不够;领军企业少,带动效应不强,产业集聚度不高等突出问题。”郑月明这样分析。
在郑月明看来,问题尤其突出的就是技术成果转化。郑月明告诉记者,他曾看到省内有很多科研机构发表过的新材料研究成果性报告,但多数只是停留在报告和论文层面,没有最终投入到生产应用中,“好的科研成果就这样白白浪费,说明科研体系和市场脱节严重,没有产学研结合,缺乏有效的省级协同创新机制。”
为此,郑月明建议,结合山东省自身产业特点,政府和企业共同支持新材料细分领域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,建设新材料协同创新体系。
另一个方面,目前山东省新材料园区普遍处于小、散、乱的状态,产业集聚度不高,协同效应不够,不仅加重了环境负担,造成土地、水资源浪费,也不利于人才和资源聚集。
郑月明对此提出,应由政府主导提高新材料产业聚集度,培育领军企业,建设以领军企业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。关停小散园区和“僵尸企业”。对于同类企业数量较多、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企业,鼓励行业龙头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兼并重组。整合人才、资金、技术、信息、服务、公用工程等资源,建设若干各具特色的新材料聚集区,并着力培育领军企业,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,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圈,提高园区整体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。
(详情请点击原文链接:)